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张雪)在全球的玻尿酸领域,华熙生物是无可争议的硬核玩家,全球市占率超过四成,今年营收和净利润均创又一历史新高,首破40亿大关。 在2022年上半年及第三季度业绩说明会上,华熙生物丝毫不掩饰其“野心”,大方表示“胶原蛋白是华熙生物继透明质酸之后第二个战略性重点布局的生物活性物”。在此前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中,华熙生物还曾透露,胶原蛋白年底同时能实现医药级制备。 在玻尿酸领域,华熙生物的原料深度与医疗高度在打开C端市场的同时,C端作为市场抓手反哺B端。在胶原蛋白领域,华熙生物是否能续写传奇? 此外,在当天的业绩说明会上,华熙生物董事长、总经理赵燕还直面了此前网传的强制回购股份事项。 胶原蛋白将成新“战场” 赵燕在业绩说明会上透露,“胶原蛋白是华熙生物继透明质酸之后第二个战略性重点布局的生物活性物。依据胶原蛋白不同的技术路径,公司可以研发和生产不同来源的胶原蛋白。公司预计胶原蛋白原料项目年底可以实现化妆品级的量产。” 针对于相关在功能性护肤品的具体应用落地的方式,公司副总经理、财务总监栾依峥表示,公司有相关进展时会与投资者及时沟通交流。 胶原蛋白是广泛分布于人体的重要物质,是使用范围较广的生物材料,应用领域涉及医疗健康、护肤品、食品等。在化妆品产业,两者以其对皮肤举足轻重的功用,成为原料领域的一对双生花。 今年以来,在消费端,各大网络搜索引擎与种草测评关于胶原蛋白的热词与笔记猛增。在资本端,继华熙生物年初通过收购益而康生物,从而正式进军胶原蛋白产业后。8月,美妆巨头资生堂在华专项投资基金正式启动,首笔投资落袋创健医疗,聚焦于基于合成生物技术的重组胶原蛋白研究开发。11月初,巨子生物正式登陆港股,此前,锦波生物、创尔生物等行业企业也宣布向资本市场发起冲击。多家证券公司在研报中将“胶原蛋白”称作“新蓝海”。 近一两年,功能性化妆品已成华熙生物“王牌”业务之一,上半年功能性护肤品业务收入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 72.46%。在业绩说明会上,赵燕也回应投资者表示,公司在双十一期间整体依然保持了稳定增长。其中夸迪、米蓓尔在天猫渠道增速较快,润百颜、BM肌活在抖音渠道增速较快。 胶原蛋白能否续写玻尿酸的传奇?多个国货化妆品牌扎堆进入资本市场,华熙生物如何看待? 对于未来的市场竞争,赵燕则表示,功效性护肤是行业的方向和趋势,公司对于自身的护城河,壁垒和竞争优势有充分的信心。 直面回应:“强制回购股份”事件不实 在此次说明会上,赵燕还直面了近期网传的“强制回购股份”事件。 此前,有媒体报道,华熙集团原员工举报称,2020年员工股票解禁日之前,赵燕指挥公司相关人员要求持有股票的早期员工将公司股票以90元/股的价格转让于她,欲以2亿元低价收购员工手中价值约为8.8亿元的股票。举报还称,未转卖股票的员工,公司要求其主动离职,不离职则免去公司职务、待岗。 记者调查发现,相关说法多处存在失实。 根据公司招股书显示,在尚未完成科创板上市前的2018年,80名员工共同出资成立了4家有限合伙企业。招股书披露,4家公司均为赵燕控制的除发行人及其子公司以外的其他企业员工出资设立的合伙企业,不属于公司员工持股平台,不涉及股份支付。四个持股平台总计持有5514892(约550万)股,以2020年11月6日解禁时160元/股计算,价值约8.8亿元。 如全部按照90元/股回购,赵燕要出约4.96亿元。从举报内容提到的“赵燕最终支付约2.1亿元用于回购”来看,其最终回购部分约占员工持股比例的42.3%,即所谓“2亿回购价值8.8亿股权”的情况不成立。 另外,记者采访到部分华熙国际的工作人员,获得的信息与爆料新闻也存在分歧。多名华熙集团受访员工称,当时参与到4家有限合伙企业的华熙国际员工,一部分参与了股票回购,一部分没有参与回购而是选择了自己在市场上出售股票,还有一部分员工选择5年分批减持。这几种情况的员工均有至今留在公司的。 在当天的业绩说明会上,赵燕表示,关于网传的强制回购股份事项,经过山东证监局一年时间调查,显示没有违法违规情况。同时,券商和律师事务所等三方代表也就此事项专门出具核查意见,显示公司无违法违规。举报事项事实上已经基本办结。并且,相关举报事项主体华熙国际和上市公司华熙生物为两家独立公司主体,分别独立经营。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buy bigo diamonds ![]() |
![]() 鲜花 |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
分享
邀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