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早期能治愈吗 昨天在手机上看见一则新闻,北大某知名教授发的微博被指出多处语病错误。一开始笔者没什么兴趣,就没点链接。今天看手机,该消息又跳到了显眼处,说这位教授已经作出一笑置之的回应,而挑错的网友表示“很失望”。 于是笔者来了兴致,点开新闻,又去北大张颐武教授的微博翻了翻,看罢如鲠在喉,不吐不快。 笔者孤陋寡闻,如果不看新闻,原本不知道张颐武教授何许人也。张教授的微博有900万粉丝,还是颇有影响力的。挑错的网友是某地一名律师。张教授那条引起争议的微博这里就不引用了,评论区有数以百计的网友起哄批评。 笔者认为某律师要么是哗众取宠,为了蹭流量,要么另有目的。 张教授 微博不是学术平台,也不是严谨的出版物,只是个社交平台而已。大家在微博上畅所欲言,很多人发微博习惯用口语方式表达,就像生活中聊天,语句不严谨很正常。张教授随手敲的一段话,却被某律师抓到了“把柄”。 比如某律师称,张教授微博头一句“专家作用不能忽视”,“专家”和“作用”之间少个“的”字,严格来说是这么回事,但人家这条微博就是口语化的,并不影响阅读理解,只要认识字就能看懂。也没人规定发微博不能口语化。 当然,张教授的微博里还有漏字、错字,某律师着实下了一番功夫,鸡蛋里挑骨头。他在截图里把张教授写的“认真学”改为“认真地学”,却令人发笑。看来某律师忘了自己上学时的一句口号,“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既然他这么较真,就应该站出来呼吁,把这个口号改为“好好地学习”。 看某律师的照片,年龄也老大不小了,应该听说过《水浒传》里诞生的俗语“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照他的思维,这也是病句,改成“大碗地喝酒,大块地吃肉”才对。但俗语的优点就在于简练,一改就闹笑话了。 这个俗语被很多名家引用。张恨水的小说《新水浒传》第十七回,柴进对董平说:“仁兄,我等聚首多年,今日这一行,却不知再能像当年大碗喝酒、大块吃肉也无?”二月河的名作《雍正皇帝》第三十四回,雍正接见一个武官时说:“你是武将,大碗喝酒,大块吃肉,该洒脱些的。” 这都是出版物,某律师与其在微博上较劲,不如去纠正出版物的“谬误”。 中国的汉字用法很灵活,名词可以具有不同的词性,在某律师眼里可能也是毛病。就拿当代中国著名文学家、诗人余光中的诗作《碧潭》来说,其中有一句是:“如果碧潭再玻璃些,就可以照我忧伤的侧影”。 要是某律师看见“再玻璃些”四字,必定莫名惊诧,还要批评余光中语文不及格,为什么不写作“再透明些”?问题是余光中如果和他的水平一样,也就称不上著名作家和诗人了。当然,我们不能要求一个满身铜臭的讼棍和诗人比文学造诣。 某律师还指出,张教授那条微博里最后一句话“上海加油”用错了标点符号,应该是叹号而不是句号,且不说一个符号影响不到张教授为上海加油的热情,这再次暴露了某律师的语文水平之低。他肯定不知道中国古文原本没有标点符号,所以古人读书要懂得“断句”。 某律师批评张教授,和几年前一个中学老师挑鲁迅文章的毛病如出一辙。那个老师说,鲁迅的名篇《记念刘和珍君》、《为了忘却的记念》,连标题都用错字了,是“纪念”而不是“记念”,应该按现代汉语标准纠正,诸如此类。 实际上汉语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特点,字、词含义也因时而变,明清到民国,人们常用“记念”一词。作为一个语文老师,能不知道吗?你算老几,想否定整个传统文化?看来他为了出名不顾一切了。 如果按照现代语文标准,那么中国的所有古文都有语病。这一点鲁迅在《不通两种》里说过,“做中国文字其实是很不容易‘通’的,高手如太史公司马迁,倘将他的文字推敲起来,无论从文字、文法、修辞的任何一种立场去看,都可以发现‘不通’的处所。”然而,这并不妨碍鲁迅盛赞《史记》是“无韵之离骚”。 话说回来,让某律师读鲁迅上面这段话,肯定也能挑出几处不符合现代汉语标准的语病来。他当然不会那么做,对蹭流量而言,不如去几百万粉丝的张教授的微博上挑刺。 前面是从汉语本身的角度讨论张教授的微博问题,或许笔者低估了某律师,他向张教授发难,也可能是不喜欢张教授对上海抗疫的态度。上海之前抗疫不力,没少被网民批评。张教授近期的微博也说了,上海加大抗疫力度后,效果显著,所以多次为上海加油。 上海是中国的,无论如何,大家都希望上海疫情尽快清零,恢复如初,为上海加油有错吗。笔者还看了张教授之前的微博,几次谴责某作家对中国疫情的恶毒言论。仅从这一点,笔者就无条件支持张教授。 术业有专攻,张教授毕竟是中文系专业,单论语文水平,能甩某律师十条街。正如少数网友所说,可能张教授正能量的言论招来了某些人忌恨。而很多网友的情绪很容易被某些言论带偏,希望大家遇事不要急着发言,静观其变。对他人不要过于求全责备。如果张教授出版的书出现了类似问题,再批评也不晚。 至于某律师,但愿他只是吃得太饱,而不是另有不可告人的目的。 ![]() |
![]() 鲜花 |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
分享
邀请